詳細介紹
垃圾分類治理 建設美麗鄉村 |
||
|
建平新聞網訊 (記者 滕艷波 郭瑞卿 呂舜)建平縣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,實現農村建筑垃圾不出村,餐廚垃圾不出院,零星柴草入爐灶,可回收垃圾、有毒有害垃圾專人收,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建成。
在建平縣張家營子鎮張家營子村,記者看到,這里綠化林木遍布,村道整潔,很難看到垃圾。據當地村民介紹,村里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緣于持續開展的垃圾分類治理,從垃圾的集中收集到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,換來了美麗的村容村貌。
“自從鎮上安裝了分類垃圾箱,我們不僅扔垃圾方便了,還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,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改善,大家都挺高興!贝迕袢铥惼颊f。
張家營子鎮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,持續加大投入,在鎮內主要路段和人員出入密集地段安裝了分類垃圾箱,村民可將廚余垃圾、灰土垃圾、可再生垃圾分別投放到相應的垃圾箱內,由保潔員統一運輸和處理,減少垃圾亂堆亂放現象,切實改善居住環境。
在建平縣,像張家營子鎮張家營子村一樣開展垃圾分類的村莊并不在少數。為加大垃圾分類治理力度,建平縣強化宣傳引導,營造濃厚氛圍,結合實際組織鄉村干部、發動群眾,進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。同時,建立健全垃圾分類處理運行體系,配備垃圾分類處理收運設施設備,根據全縣農村生活垃圾的特點,抓好農戶分類投放。按照“五指分類法”把塑料瓶、紙殼等可回收垃圾積攢變賣;剩菜、剩飯易降解垃圾進行戶內漚肥處理后返田;建筑垃圾堆放指定地點,通過回填路面等方式進行再利用;秸稈、碎柴草作為引柴通過燃燒分解;舊電池、農藥瓶等其它不可回收垃圾農戶暫存,村里單獨收集,集中處置。建立長效工作機制,各鄉鎮場街每村配備保潔員,負責定時收集清運垃圾,確保垃圾日產日清,逐步形成戶分類、村收集、鄉轉運、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置體系,不斷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。村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有效提升,獲得感明顯增強。居住環境的改善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支持、參與垃圾分類工作,形成了良性循環。
|